
澳洲網球運動員阿什利·巴蒂和羅德·拉沃爾。
贏得大滿貫是很困難的。對許多人來說,在自己的祖國贏得大滿貫甚至更加困難。
作為試圖得到他的手在冠軍頭銜後,我們回顧了九位奪得諾曼布魯克斯挑戰杯或達芙妮阿克赫斯特紀念杯的澳洲人。
女性:
瑪格麗特‧考特 – 1969, 1970, 1971, 1973
考特是公開賽時代第一位奪得單打冠軍的女性,她曾四次奪得該獎杯,鞏固了她作為有史以來最偉大的網球運動員之一的地位。
2003年,澳洲網球公開賽第二球場更名為瑪格麗特考特競技場。
這位澳洲人在公開賽時代的4次決賽中直落兩盤獲勝,其中包括1969年以6比4和6比1戰勝比利·簡·金的比賽。
艾文古拉貢 – 1974 年、1975 年、1976 年、1977 年(12 月)
到了 1974 年 1 月,古拉貢已經將自己提升到了網球界的頂峰,並在前幾年贏得了法國公開賽和溫布頓網球公開賽的冠軍。
1974年,在進入決賽的途中,澳洲人在第四輪、四分之一決賽和半決賽中輸掉了一盤。
決賽中,古拉貢延續勢頭,以7-6、4-6、6-0擊敗美國選手克里斯埃弗特。
她將繼續在澳大利亞贏得三個冠軍。
克里·梅爾維爾 – 1977 年(一月)
1977 年對大滿貫來說是特別的一年,一年舉辦兩次——一次在 1 月,一次在 12 月。這是由於日程安排發生變化。
儘管如此,在通常的時間段內,三屆衛冕冠軍古拉貢因懷著未來的女兒而被迫缺席比賽。
克里·梅爾維爾抓住了這一機會,在那年的澳大利亞網球公開賽上贏得了她的第一個也是唯一一個大滿貫冠軍。
然而,梅爾維爾已經是一位老牌球員了,他的職業生涯最高排名達到了第5位,並連續12年進入前10名。
決賽中,梅爾維爾以7比5、6比2擊敗黛安·弗羅霍爾茨。
克里斯·奧尼爾 – 1978
歐尼爾的勝利標誌著澳洲女單七連霸。
與梅爾維爾不同的是,她相對不為人知,職業生涯最高排名為第80位。
在決賽中,她以 6-3、7-6(3) 的比分擊敗了貝齊·納格爾森,當時貝齊·納格爾森從未闖過任何大滿貫的第三輪。
阿什·巴蒂 – 2022
澳洲必須等待 44 年,才有一位鄉下婦女舉起達芙妮·阿克赫斯特紀念杯,而這將是一位單手反手的全場球員——阿什·巴蒂 (Ash Barty)。
她當時是世界第一,此前曾贏得法網和溫布頓網球公開賽,並且在整個賽事中狀態良好。巴蒂在奪冠之路上未丟一盤,以 6-0 或 6-1 贏得六盤。
在決賽中,她以6-3、7-6(2)擊敗丹妮爾·柯林斯。
澳洲公開賽新聞
男士:
羅德拉沃爾 – 1969
拉沃爾在公開賽時代首次奪得澳洲公開賽冠軍,這也標誌著他在「澳洲」的最後一個冠軍——在公開賽時代之前他已經兩次奪冠。
這個頭銜將是他邁向「紫菜大滿貫」(同一年贏得全部四項大滿貫)之旅的第一步。
決賽中,他以6比3、6比4、7比5擊敗安德烈斯·吉梅諾,收穫個人第八個大滿貫。
肯‧羅斯沃爾 – 1971 年、1972 年
1971年,羅斯沃爾奪得澳大利亞網球公開賽冠軍,這標誌著首次有男子在不丟一盤的情況下贏得大滿貫單打冠軍。
在他的首場決賽中,他以6-1、7-5、6-3擊敗了衛冕冠軍阿瑟·阿什。
1972 年的衛冕之路並不那麼簡單,在半決賽中輸給了艾倫·斯通 (Allan Stone),在此過程中丟掉了一盤。
在決賽中擊敗馬爾安德森後,羅斯沃爾成為公開賽時代男單史上最年長的大滿貫冠軍。
約翰紐科姆 – 1973 年、1975 年
拉沃爾最終獲勝四年後,紐科姆以兩種截然不同的方式贏得了兩個冠軍。
1973年,澳洲人在舉起獎盃的過程中只輸掉了一盤,那是在決賽中對陣澳洲同胞奧尼·帕倫(Onny Parun)。
然而,在1975 年,紐科姆必須經過三場五盤比賽,最終在決賽中以7-5、3-6、6-4、7-6(7) 的比分戰勝網球傳奇人物吉米·康納斯(Jimmy Connors)。
馬克‧艾德蒙森 – 1976
就在第二年,紐科姆隊的局勢發生了逆轉,埃德蒙森轟動一時,贏得了澳大利亞網球公開賽冠軍。
當時,他的世界排名第212位,並且仍然是自ATP排名開始以來所有大滿貫中排名最低的冠軍。
埃德蒙森從未在任何大滿貫賽事中進入過第二輪,這只是他第二次參加澳大利亞網球公開賽。
在決賽中,他在先失一盤的情況下擊敗紐科姆,以 6-7、6-3、7-6、6-1 奪得個人唯一的大滿貫冠軍。
艾德蒙森仍然是最後一位贏得男單冠軍的澳洲選手。
閱讀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