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諾瓦克·德約科維奇、拉斐爾·納達爾和羅傑·費德勒(LR)
諾瓦克·德約科維奇、羅傑·費德勒和拉斐爾·納達爾三巨頭在 ATP 排名第一和第二選手之間的最大分差榜上佔據主導地位。
但最終,這位塞爾維亞人佔據了前兩位,自 1973 年推出該排名以來,積分差距最大,他在令人難以置信的 2016 賽季中最接近領先第二名費德勒 10,000 分。
但前八名中出現了一個新名字,詹尼克·辛納 (Jannik Sinner) 在最近的排名里程碑之後進入了榜單。
ATP排名第一和第二之間最大的8個積分差距:
8. Jannik Sinner – 4,800分
這位義大利人於 2024 年 6 月 20 日首次在排名中升至第一,並且他對追趕者的領先優勢正在穩步擴大。
九月贏得美國公開賽後不久,領先亞歷山大·茲維列夫 4,305 分——當時排名第 11 的最大差距——但他現在已經進步了。
辛納在 10 月 14 日奪得上海大師賽冠軍後,他對第二名卡洛斯·阿爾卡拉斯的領先優勢擴大至 4,800 分(11,920 分對 7,120 分)。
事實與統計特徵
7. 拉斐爾納達爾 – 5,190
拉斐爾·納達爾在 2018-2009 網球賽季實現了他的 5,000 分差里程碑,他在 2009 年 5 月 11 日累計了 15,360 分。
這位西班牙人在 2008 賽季排名第一,在 2008 年法國網球公開賽、溫布頓網球公開賽以及 2009 年澳大利亞網球公開賽上都獲得積分。
排名第二的羅傑·費德勒積分為 10,170 分。
6.拉斐爾納達爾 – 5,245
幾年後,這位西班牙人在贏得2010年法國公開賽、溫布頓網球公開賽和美國公開賽冠軍後,超越了他之前的最佳成績。
2010年10月11日,納達爾的排名達到12,390分,喬科維奇以7,145分排名第二。
5.羅傑費德勒 – 5,881
當費德勒在2004年10月4日達到5881分差距時,這是當時的最大差距。 ATP直到2009年才改變了積分結構,瑞士人的積分為6,875分,而安迪·羅迪克以3,780分遠遠落後於第二。
然而,為了反映目前的積分結構,進行 1.9 因子調整後,費德勒的得分為 13,063,羅迪克的得分為 7,182
費德勒透過澳洲網球公開賽、溫布頓網球公開賽和美國網球公開賽冠軍累積了積分。
4.羅傑費德勒 – 6,346
隔年,費德勒在 6 月 13 日打破了 6,000 分的領先優勢,繼續統治排名榜首。
這一里程碑是在他進入法網半決賽後不久實現的,當時他仍然擁有 2004 年溫布頓、美國公開賽和 ATP 總決賽冠軍的積分。
1.9 係數調整後,費德勒的得分為 13,262 分,而萊頓休伊特的得分為 6,916 分。
3.羅傑費德勒 – 7,410
2006 年 11 月 20 日,羅傑費德勒 (Roger Federer) 超越了之前的兩次最佳成績,佔據了積分差距最大的前三名。
費德勒的官方得分為 8,370 分,而納達爾為 4,470 分,但經過 1.9 的調整後,他的得分升至 15,903 分,而西班牙人則為 8,493 分。
這位瑞士人贏得了澳大利亞網球公開賽、溫布頓網球公開賽、美國網球公開賽和ATP總決賽的冠軍,同時他還在法網獲得亞軍。
2.諾瓦克·喬科維奇 – 8,725
諾瓦克·德約科維奇成為第一個在2016 賽季排名突破16,000 分的選手,他也成為第一個——也是迄今為止唯一一個——在排名中領先第二名選手8,000 多分的選手。
2016年4月4日,塞爾維亞人的積分為16,540分,當時他擁有溫布頓、美國公開賽、ATP總決賽和澳大利亞公開賽的獎杯,同時他還在前一年的法網獲得亞軍。
安迪·穆雷 (Andy Murray) 以 7,815 分位居第二。
1.諾瓦克·德約科維奇 - 9.025
在取得 8,000 分成績後不久,喬科維奇於 2016 年 5 月 9 日打破了 9,000 分領先里程碑。
在贏得2016年馬德里公開賽後,他的積分升至16,550分,而排名第二的費德勒則為7,525分。
當時他在2015年的義大利公開賽、溫網、美國公開賽、中國公開賽、上海大師賽、巴黎大師賽和ATP總決賽以及2016年的卡達公開賽、澳洲公開賽、印地安維爾斯公開賽、在邁阿密公開賽和馬德里公開賽中獲得積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