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傑費德勒 (Roger Federer) 首次亮相澳大利亞網球公開賽並首次贏得大滿貫比賽 – 25 年來

羅傑費德勒 (Roger Federer) 贏得 2018 年澳大利亞網球公開賽冠軍後。

2025 年澳洲網球公開賽標誌著羅傑出道 25 週年首次亮相墨爾本——也是他首次獲得大滿貫比賽勝利的周年紀念日。

1 月 18 日將紀念這位網球偶像贏得 369 場重大比賽勝利中的第一場二十年半,為了紀念這一時刻,我們回顧費德勒職業生涯中具有里程碑意義的時刻之一。

早期職業生涯

費德勒是 1998 年溫網青少年組冠軍,並被廣泛認為是這項運動中最有前途的球員之一,他在 1999 年首次嘗試獲得大滿貫正賽資格。

他在資格賽第一輪中直落兩盤被奧利維爾·德萊特擊敗,但他沒等太久就完成了他的大滿貫首秀。

那年夏天,費德勒獲得了法網正賽外卡,將三號種子、美網衛冕冠軍帕特·拉夫特在首輪比賽中逼入四盤。

瑞士人還獲得了溫布頓的外卡,在五盤比賽中他輸給了吉里·諾瓦克,但沒有進入美國公開賽的正賽——在資格賽第二輪中輸給了伊沃·霍伯格。

儘管在紐約的表現令人失望,費德勒在 1999 年賽季的開局排名僅位於前 300 名之外,最終世界排名第 64 位。

這足以讓這位 18 歲的選手自動獲得澳大利亞網球公開賽的參賽資格,並首次進入大滿貫正賽。

澳洲公開賽新聞

大滿貫突破

作為非種子選手,費德勒在墨爾本本可以抽到頭號種子安德烈·阿加西、二號種子葉夫根尼·卡費爾尼科夫或三號種子皮特·桑普拉斯——儘管他成功避開了種子選手。

然而,這並不意味著他的想像力是最簡單的。

費德勒發現自己的對手是前世界第二、1989 年法網冠軍、四年前澳網亞軍張德培 (Michael Chang)。

張在這個階段還沒有達到巔峰狀態,最終費德勒以6-4、6-4、7-6(5)擊敗美國對手,首次贏得大滿貫賽。

費德勒並沒有就此結束,他在第二輪以7-6(1)、6-2、6-3擊敗揚·克羅斯拉克。

雖然他的賽季在第三輪以 6-1、6-4、6-3 輸給阿諾克萊門特 (Arnaud Clement),但史詩般的職業生涯已經為他奠定了基礎。

接下來怎麼辦?

費德勒 2000 年澳洲公開賽首秀是連續 21 場澳洲公開賽的第一場,瑞士人直到 2021 年退出比賽才缺席比賽。

這也是這位網球偶像連續 65 次參加大滿貫賽事中的第一次,在接下來的十五年裡,他參加了所有大滿貫賽事,直到他退出 2016 年法網。

繼2001年再次進入第三輪後,費德勒在2002年首次進入第二週,在第一輪再次擊敗張,然後在第四輪五盤輸給湯米·哈斯。

兩年後,費德勒在決賽中擊敗馬拉特·薩芬,首次贏得澳大利亞網球公開賽冠軍,鞏固了他在這項運動頂峰的地位。

憑藉這場勝利,瑞士人升至世界第一,並且在 237 週內沒有放棄這一位置——這是自排名開始以來,男女連續排名第一的最長記錄。

費德勒隨後在 2006 年、2007 年、2010 年、2017 年和 2018 年再次贏得澳大利亞網球公開賽冠軍,這是他最後的大滿貫勝利。

他在墨爾本連續 11 次進入半決賽並贏得 102 場比賽,他的比賽勝利和冠軍總數使其成為他在溫布頓之外最成功的大滿貫。

閱讀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