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週早些時候,金鶯老闆大衛魯賓斯坦接受 NPR 採訪並討論了他對球隊未來的想法。 “成功意味著你贏得了冠軍”,魯賓斯坦說。這一切都很好,但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
75 歲的魯賓斯坦在接受採訪時表示,「我必須加快努力,比一些年輕的老闆更快進入世界職棒大賽」。魯賓斯坦確實承認進入世界職棒大賽的難度,並提到以下事實:帶領團隊前往應許之地。不幸的是,對於球迷來說,如今進入世界職棒大賽並贏得比賽更多地取決於運氣,而不是天賦。
美國職棒大聯盟擴大季後賽制度的結果之一是常規賽的成績不再與季後賽的成功相關。美國職棒大聯盟(MLB)專員羅布·曼弗雷德(Rob Manfred)甚至出面明確表示他喜歡擴大季後賽規模,因為這可以防止最好的球隊更頻繁地獲勝。
看看像道奇隊這樣的球隊就知道了,他們在過去 10 年裡一直是棒球界最好的球隊。當時他們的勝率是0.621,自2014 年以來,只有兩支球隊與道奇隊的總勝場數相差不超過100 場。自由球員開支。十月的記錄更多地反映了美國職棒大聯盟(MLB)季後賽的情況,而不是道奇隊的情況。
大衛魯賓斯坦希望將世界大賽獎盃帶回巴爾的摩
今年我們可能會看到每個聯盟的頭號種子進入世界大賽,但回顧過去,自 MLB 以來,我們已經看到外卡球隊、6 號種子隊和眾多 90 歲以下獲勝球隊進入 CS/WS季後賽球隊擴大到十二支。
雖然魯賓斯坦希望為埃利亞斯提供盡可能多的資源來幫助球隊獲勝絕對是一件好事,但這裡並沒有什麼神奇的按鈕可以按下。金鶯隊可以在美聯東區建立一支強大的球隊,並在接下來的十年中每年贏得 100 場比賽,但他們仍然無法保證季後賽的成功。
— 雅各‧卡爾文‧邁耶 (@jcalvinmeyer)2024 年 10 月 19 日大衛魯賓斯坦 (David Rubenstein) 在接受采訪時談到了為什麼贏得冠軍是他對金鶯隊老闆成功的定義:
「我已經 75 歲了。我不太可能再幹 20 年了。因此,我必須加快努力,比一些年輕的老闆更快地獲得世界大賽冠軍。https://t.co/cTBIx49vMS
根據贏得的冠軍數量來定義長期成功是愚蠢的遊戲。這也是我們生活在的一個不幸的現實,那就是冠軍是所有人都關心的。是的,我們都希望金鶯隊贏得世界大賽。是的,我們大多數人都希望看到埃利亞斯採取一切必要措施來實現這一目標,包括交易來自備受讚譽的農場系統的頂級前景,以及花費任何必要的資金來改善冬季的陣容。
如果O隊明年能贏下100場比賽,但在季後賽中表現不佳,這並不意味著這個賽季是失敗的。如果金鶯隊在魯賓斯坦的任期內沒有贏得世界大賽,這並不意味著他對球隊的管理是失敗的。
這就是我們必須忍受的系統。我們花了六個月的時間來找出最好的球隊,然後花了四個星期的時間在短期系列棒球上擲骰子,觀察差異和小樣本量將其全部消除。
有魯賓斯坦這樣的人掌舵,而不是。但如果魯賓斯坦打算完全根據金鶯隊在他任職期間贏得的世界大賽獎杯的數量來定義他的任期,那麼他注定會失望。
餵食